九游会ag老哥俱乐部入口-“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乌克兰真的给中东欧国家“断气”了!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九游会ag老哥俱乐部入口 > 新闻动态 >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乌克兰真的给中东欧国家“断气”了!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乌克兰真的给中东欧国家“断气”了!
发布日期:2025-02-04 19:47    点击次数:69

乌克兰在2025年元旦这天“庆祝”了一个令人意外的事件,那就是完全阻断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管道,从而使其从欧洲向欧洲输送到欧洲的管道被完全阻断,从而实现对俄罗斯的能源出口。乌克兰境内,曾经为欧洲提供能量的重要通道,一年可以为其提供数十亿立方公尺的燃气,现在突然中断了。欧洲,俄罗斯,还有乌克兰,都将面临什么样的“断气”?在这场错综复杂的游戏中,究竟是哪一方胜出,哪一方只能在严冬中颤抖?谜题似乎并不像它表现出来的那么简单。

乌克兰为什么要在冬天拉开这个“气闸”呢?一种关于利润的错综复杂的博弈出现了。

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的石油运输协定将于2024年末正式终止,这使得两国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紧张。俄罗斯不愿意持续为俄罗斯提供运输费用,乌克兰早就计划好了“断供”,并期望以此来削弱其对俄罗斯的石油输出。欧洲各国对此并不意外,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的冲突由来已久,他们早就做好了这个打算。乌克兰的举动出乎人们的意料,它不但损害了俄罗斯,而且将欧洲部分地区推到了一个危险的境地。

匈牙利,斯洛伐克以及其他一些国家遭受了沉重的打击。这些严重依靠俄罗斯的石油供应的国家一夜之间就断了他们的供应。匈牙利首相欧尔班更是直截了当地说:“没有俄罗斯的燃气,我们的产业就会损失惨重!”乌克兰对其邻居们的回应毫不在乎,而泽连斯基的政权则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国家利益至上,即便是因此而触怒了所有人。

但问题在于,乌克兰是否真的能够承受这样一个决策带来的结果呢?这只是一次能量风暴的开端,而这一次的游戏,可能会比上一次还要精彩。

乌克兰“断供”的背后,并非纯粹的地缘矛盾,而是一次涉及到了经济、能源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考量。

在俄罗斯看来,这项天然气交易的结束标志着一个关键的输欧航道被完全切断。到了2024年,乌克兰的管线将会运送155亿立方英尺的气体,相当于整个欧洲地区的百分之四点五。由此,俄天然气公司一年可以盈利大约五十亿美金。现在,输气管线被堵死了,俄罗斯只好把目光投向“北溪”、“土耳其溪”等其它管线,但是它们的能力还无法取代乌克兰管线的能力。

从欧洲的观点来看,这条输油管对俄罗斯的依赖性大大降低了。匈牙利与斯洛伐克是对工业气体的最大需求量,因此,燃气的断电不但是一场能量的短缺,同时也是一场供电的短缺。德国,意大利等主要的工业化国家也遭受了同样的冲击,油价一夜间暴涨,对公司和用户造成巨大压力。

那么乌克兰本身又是什么情况?其“断供”看似是针对俄罗斯,其实乌克兰自己也会为此而损失惨重。每年大约八亿美金的气体通道税收益会被白白浪费掉。乌克兰也必须面对其邻居们的怒火。摩尔多瓦与斯洛伐克曾发出对乌克兰断电的恐吓。更关键的是,这样的“损兵折将”反而让乌克兰与“欧洲联盟”、“北约”渐行渐远,因为一旦将其他盟国都给得罪光了,以后还有人会再去扶持他们吗?

普通民众是如何看待这一切的?一名居住在布达佩斯的居民沮丧地说:“汽油的涨价实在是让人无法忍受,以至于我们几乎无法支付供暖费用。”另外一名基辅市民对此表示:“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做了,毕竟水电煤气都很昂贵了,还有什么比这更糟糕的呢?”

除了这些,所有的党派看起来都试图“假装平静”。

俄罗斯很快改变了战略,表示将在“北溪”和“土耳其溪”两条管线上持续供应天然气到欧洲,并扩大了对亚洲市场的销售。俄气的一位女发言人更是称,“面对一切困难,我们都有应对之策。”然而,在这样的“信心”之下,是来自于沉重的经济危机。要注意到,作为俄罗斯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其出口数量的下降将会使其税收出现更大的萎缩。

欧洲各国也正在寻求其他的选择。有些国家想从美国购买 LNG以减轻这场危机,但是美国的天然气比俄罗斯的要贵,而且运费也高的令人吃惊。欧洲国家也正在制定加速发展可再生资源的规划,但目前看来,这并不是一个可以在近期解决问题的办法。

乌克兰的处境更加艰难。他想对俄罗斯进行“断供”;但他们必须承担过境费用的流失,以及与周边国家的紧张关系。还有传闻说,乌克兰为了获得亟需的外币收益,已将电能输出到摩尔多瓦。

这件事,会不会就此结束?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局面已经基本稳住的时候,一次始料未及的“反转”,让这一次的冲突变得更加激烈。

乌克兰在一月二日晚间,忽然间声明其将重新对摩尔多瓦供电。这个决议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摩尔多瓦之前之所以会出现能源不足,就是由于乌克兰对该国的“断供”。现在,为什么乌克兰会忽然“转性”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经济上的压力。

根据摩尔多瓦国家的能源公司 Energocom的说法,该公司已向乌克兰支付了高额的电费。该新闻立即引发了公众对乌克兰政府的批评,称其将其作为一项“利用能源危机牟利的手段”,而另一些人则将此视为“在经济危机中被迫采取的一种手段”。

对这一点,欧洲各国也是怒火中烧。德国、匈牙利等国家纷纷指责乌克兰“断供”,称此举不但危及欧洲的能源安全,而且损害了盟国间的互信。而更多的分析则认为,此举将使乌克兰远离“大门”以及欧洲联盟。

乌克兰“断供”虽然让它和俄罗斯之间的冲突得到了短暂的缓和,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俄罗斯也在准备应对新的对策。据报道,作为对乌克兰的反击,俄气打算继续减少向欧洲输送的燃气。这会使欧洲的油价更高,尤其会给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国家带来更大的冲击。

欧洲国内也出现了分裂现象。有些人想要向乌克兰施加压力,让其重新提供燃气,而其他人却要求加速转变,从俄罗斯那里获得更多的能量。这样的分裂使得欧洲团结看起来更为薄弱。

乌克兰自己也面临着自己的经济与能源问题。虽然该公司曾尝试以输出电能的方式来填补亏损,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并不可取。

乌克兰对俄罗斯和欧洲的“断供”,原本是为了为难他们,但现在看来,他们的处境并不是很好。俄罗斯显然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但是,他还拥有其它的出口途径;欧洲的能源价格虽然贵,但也不是吃素的,还能扛得住。那么,乌克兰的情况如何?损失运输费用,和周边国家的关系变差,还要从美国那里买到更多的汽油,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都是一种“两败俱伤”的行为。

更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乌克兰长期以来都在寻求与欧洲以及北约加强关系以获取更多的支援,而现在这一举动却无异于“自毁长城”。乌克兰在与其盟国交恶之后,其前途到底如何呢?

乌克兰对燃气“断供”究竟是一种策略上的选择,还是一种自我毁灭的愚蠢行为?欧洲“能源独立”之梦能否真正成为现实呢?你有什么想法?你可以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评论哦!